何孝源:我在雄安“融”风味!——“我在雄安”系列报道②
来源: 中国雄安集团  李征
2025-04-07 09:13:08
分享:

  从香港到北京,再到雄安,何孝源用一锅一铲翻炒人生百味。他是融和园·雄安国际酒店禾家中餐厅的行政主厨,这位掌勺二十余载的香港名厨,以食材为笔,在雄安书写着对美食与生活的热忱。

  一、一道菜里的雄安气质:避风塘炒蟹的“香”

  当被问及“哪道粤菜能代表雄安”时,何孝源的答案是“避风塘炒蟹”。“蟹肉鲜甜,入口酥脆,就像雄安”,既有建设的火热、又有白洋淀文化的底蕴,在他眼中这座未来之城正如这道经典粤菜,看似粗犷的爆炒中藏着细腻层次,扑面而来的香气里是蓬勃生长的生命力。

  二、白洋淀馈赠的灵感:一盅鲫鱼汤的温度

  来雄安工作后,何孝源一直在探索将本地食材与粤菜之味相融合。白洋淀的渔乡饮食文化给了他创作灵感,"粉葛赤小豆煲鲫鱼"便是融合成果之一。"开河的鲫瓜儿赛过肉",冰雪消融之后的白洋淀鲫鱼满肚鱼籽、个个肥实喜人,这让这道粤式汤品更加鲜美。老话总说"食在广州",现在雄安的食材让他有了新舞台。白洋淀持续向好的生态成为他的创作支撑,监测数据显示,淀区水质连续四年稳定保持Ⅲ类以上,野生鱼类从新区设立前的27种增至48种。

  三、千年大计里的烟火日常

  来雄安两年间,何孝源见证了周围餐饮业态的繁荣发展。2022年刚到雄安时,他走访调查发现,除个别粤菜连锁店外,专门的粤菜馆寥寥无几。但如今,雄安的粤菜馆、潮汕风味餐厅、港式餐厅已不下四十家。"少油清淡的粤菜能在这里扎根,我想是因为这座城市有越来越多外地人,这也让饮食文化越来越丰富和包容。"他右手食指关节有一处凹痕,那是从业20余年握刀留下的职业印记。"刀茧或许会消,但灶台前的专注不会变。"他说,"雄安和我的厨房很像,都在实实在在成长。"

  暮色中的禾家中餐厅,何孝源正在调试新菜谱。远处,塔吊林立的工地与白洋淀的芦苇荡构成奇妙图景,恰似他案头那盘避风塘炒蟹——传统与创新交融,坚硬与柔软并存。当问及未来规划,他笑指灶台:“和雄安一起,把‘香气’熬得更浓些。”

  在雄安的炊烟里,我们看到了新城建设的另一种叙事。何孝源的故事证明,“千年大计”不仅是宏伟蓝图,更是由无数个体用热爱编织的日常。当香港师傅的炒勺遇见白洋淀的鲜鱼,当匠心精神融入城市建设,这座未来之城,正在烟火气中酝酿独特的城市密码。

关键词
雄安,粤菜,白洋淀,融和园,烟火气
责任编辑:李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