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公共服务创新实践绘就民生幸福全景图
来源: 雄县县委宣传部  
2025-02-20 14:50:22
分享:

  清晨的雄州公园内,求职者手持“发发卡”穿梭于企业展位间,集齐五枚印章即可兑换寓意好运的伴手礼;午后的海岳中学“五育小超市”,学生张子轩用积攒的“体”卡兑换跳绳,转身加入舞龙社团训练;傍晚的龙湾镇卫生院“名医工作室”,村民王凤兰与县医院专家商讨治疗方案……2024年的雄县大地上,这样的民生图景已成为常态。这一年,雄县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在就业、教育、医疗三大领域交出了一份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答卷。  

就业扩容:多元场景架起“暖心桥”  

“四点半课堂”。雄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一处崭新的教室,可以看到整齐的桌椅,墙上的图画,营造出了一幅温馨的学习画面,原来这是“雄业创工坊”为了让居民安心就业,无后顾之忧设立的“四点半课堂”。“雄业创工坊”品牌带动就业率大幅提升。其创新设立的“四点半课堂”更是带娃家庭的“及时雨”——每天下午,专业教师为儿童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回迁居民赵先生对此赞不绝口:“以前上班后孩子没人照顾,心里总是不踏实,现在有了免费托管,我能安心工作了。”  

“好巳花生”招聘集市。雄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数据见证雄县就业服务的实效:全年新增4家零工驿站,举办28场人力资源对接会,开发专岗、辅岗及公益岗位4774个,释放市场就业岗位超9000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回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3700余人;在2月的“好巳花生”招聘集市上,本地72家优质企业携4748个岗位亮相,“发发卡集章”“钞级有钱花”等创新模块吸引2600余名求职者参与。一位求职者孙先生在“好运办事处”咨询专属岗位政策后感慨:“政策解读像逛庙会一样轻松!”  

  招聘活动的“线下+线上”双轨模式同样亮眼:直播间里,多家企业HR化身“带岗主播”,求职者在评论区“弹幕求职”成为新潮流;雄安公共招聘网同步发布岗位信息,1500余人次通过“云端”投递简历。活动现场900余个就业意向,更催生出“边逛街边求职”的新风尚。  

教育提质:破界融合育出“向阳花”  

雄东片区新建学校。雄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来到雄东片区 B 单元,这里有4所新投用的学校,还有刚刚完成一期工程的第四初级实验中学。这些新建成的学校配有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教育变革的浪潮席卷全县:147所学校完成智能化改造,新增3900个学位让“入学难”成为历史;238名新聘教师不仅正在重塑课堂,更增强了师资力量。在海岳初级中学兴易路校区,撤去讲台的教室里,“纸短情长”便签搭建起心灵桥梁——教师每周手写鼓励信,学生则用“夸夸墙”传递感恩。“老师说我像小太阳!”学生小刘举着收到的“德”卡,高兴地说道。  

教师为学生发放的卡片。雄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把外面的优质资源引进来:为衔接外部高端教育,7 所学校与京津冀知名学校对接合作,4所幼儿园与北京示范园“手拉手”实施联合办学。

医疗升级:古今贯通筑牢“生命线”  

  鄚州庙会的药香中,73岁的王凤兰在古法炮制展台前驻足良久:“九蒸九晒的熟地黄,这才是扁鹊文化的精髓!”这场中医药文化交流周创下参与人数纪录:北京专家义诊台前排起长龙,药食同源展区的阿胶糕售罄,雄县中医医院工作人员现场表演八段锦,老年人们动作整齐划一地学习。“既把脉开方,又教养生操,这才是家门口的‘健康庙会’!”村民李大爷端着桑竹饮连连赞叹。  

  2024年,雄县更以“双荣誉”彰显医疗精细化水平:获评“河北省慢 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试点县。

  基层医疗体系实现质的飞跃: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名医工作室”全覆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让重症患者无需奔波,慢性病患者每月复诊时间缩短;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基层医疗就诊率提升五个百分点。孙大姐说:“以前看病又麻烦又费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省时省力,负担一下子就轻了,真的很感谢政府。

民生图景:系统思维织就“幸福网”  

  华灯初上时,雄东片区的街巷跃动着生机:放学的孩子穿过智慧公园奔向“五育小超市”,青年在零工驿站查阅“无人机飞手”培训信息,老人们在社区广场随着八段锦音乐舒展筋骨……这些交织的画面,诠释着公共服务提升带来的深层改变。  

  站在新起点回望,雄县公共服务提升的密码清晰可见:用就业夯实民生之基,以教育点亮未来之光,让医疗守护生命之美。正如回迁居民刘先生在朋友圈所写:“这里不只有拔地而起的高楼,更有触手可及的幸福。”当每个群体都能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找到坐标,一幅全周期、多层次、立体化的民生画卷,正在雄安大地徐徐展开。  

  2025年,随着“四业并举”战略落地——华北家服 人力资源市场雄安工作站、建筑服务产业园、电商直播基地、非遗文化传承苑4个就业品牌横空出世——就业服务的经纬线正越织越密。医疗领域,县域“医共体”紧密建设,争取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教育战线,托育服务中心建设与“银龄讲师”计划同步推进,让“幼有善育、老有优养”成为现实。 

关键词
雄县,公共服务,教育,医疗
责任编辑:张天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