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到雄安,这是一场改革浪潮中的双向奔赴。2020年,钟堃带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经验,跨越2000公里来到雄安,彼时,深圳正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而雄安新区作为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关键落子”,正待书写新的传奇。
一、产业人的日常:奔跑于创新热土
入职雄安集团城发公司后,钟堃先后担任商务服务中心产业发展部和城发公司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每天就是不停地见人,去拜访、去沟通、去看新事物。”钟堃的日常是雄安产业生态蓬勃生长的缩影。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的咖啡厅里,他与创业者洽谈技术转化;在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办公室中,与院士团队探讨科研平台共建;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会客室里,为疏解企业定制服务方案。
这种“外向型团队”的工作模式,正是雄安“产业生态构建者”的典型写照。钟堃坦言:“今天的雄安,有更多的外联工作,要保持一种雄安精气神儿。这个份儿,咱不能掉——永远斗志昂扬,永远向上!”
二、标志项目:书写雄安产业新高度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疏解服务的“样板间”。作为新区首个标志性建筑,这里已服务超百家央国企、金融投资机构,成为疏解单位的优选"落脚点"。城发产业团队通过"靠前服务+生态合作",为后续来雄企业打造了高质量疏解服务样板。
雄安中关村科技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2023年开园后,累计对接科技企业超9000家。河北雄安中关村科技园股权投资基金助力企业从产品价值到品牌价值的跃升,园区通过搭建"梯次培育格局",让中小型科技企业轻装上阵。
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前沿科技产业的"引力场"。瞄准通用人工智能、医疗AI、金融AI、工业AI等应用领域,园区正加速实体技术落地。钟堃来雄安之后,深度对接院士团队就超过10个,"以前不敢想象的合作,在雄安已成常态"。
三、未来已来,美好正在发生
“要永远相信,在雄安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从白洋淀畔的农田到4792栋楼宇拔地而起,这座未来之城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安样本。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无数个"钟堃"般的奋斗者正在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力,共同书写千年大计的雄安篇章。